第一百三十二章:挑事(2/3)

作品:《战明末

代表整个后金国对大明的态度。

毕竟据后金国境内的细作所打探到的消息得知,后金国目前依旧是将东边的瓦剌国视为最强大的敌人,毕竟当明、蒙古部、高句丽三国联军攻打后金国的仇恨,后金国深以为耻辱,随后来引来后金联合瓦剌攻灭高句丽国。

如果后金国与明国的仇恨,大部分局限于后金与明天子的恨意,那么对于整个后金国来说,瓦剌国才是后金国发誓不共戴天的仇敌,毕竟后者主持的联军,曾经险些迫使后金可汗不得已要迁移都城,这简直就是奇耻大辱。

但话说回来,明国终归是坐拥天下的大国,若是能在这个富饶的国家啃下一块肉来,后金国那也是不会绝对拒绝的。

毕竟明、高句丽、蒙古、瓦剌,是与后金国接壤的四个国家,高句丽国已经被灭,而蒙古国这个不大不小的国家,历来都是瓦剌国的附庸、盟友,一旦开战,后金国必将迎来瓦剌、蒙古联军。

相比较而言,如今的明国实力并不如瓦剌、蒙古,这无疑会是后金国北上争霸一个相对较为容易的突破口。

毕竟远交近攻嘛,如今的后金国要想继续扩大疆域,就只有找明国或者瓦剌国。

而如今,虽然不清后金究竟是怎么回事,但后金使的队伍在明国腹地遭遇袭击这终归是事实,这就给了后金国内不少倾向于对外扩张的重臣一个出兵攻明的借口。

似后金国这种王公贵族把持着整个国家国运走向的国家,贵族的意志得到最大的体现,当后金王宣布对明宣战后,这个庞大的战争机器当即开始运作,一时间涌出许多类似这样的后金国王公贵族,他们在辽东南侧聚集兵力,对明国展开攻势。

既然是后金国对明的全面战争,那就不可能只局限于一地,据大明兵部所得知的消息,这次后金国对明的攻势总共可分为两个方面。

首先是辽东战场,包括东塞这段明国用来抵御后金国入侵的明国长城,东至辽东支流的交汇地,这一大片边境疆域都将沦为战场。

第二个是高句丽边境战场,后金国的另外一名王公成员多尔衮将战火烧向了明国攻灭高句丽国所得的高句丽郡,企图将这片亡高句丽的领地吞入后金国的版图。

至于其他的八旗兵在蒙古、瓦剌边境横陈重兵,那不过是防止瓦剌、蒙古趁着他后金国对明宣战而伺机攻打他后金国罢了。

同时与明、瓦剌两个国家发动战争,说实话以后金国的实力是办得到的,但即便如此,后金人也不会傻到同时面对两个劲敌,只要瓦剌人袖手旁观,多尔衮横于边疆的重兵,也不过是摆设罢了。

一封又一封的告急军情,骑兵是几乎是毫不停歇地送往明国紫禁城。

尽管明国边疆的将士们死死守着东塞这一条边境,可奈何后金借舟船之便绕开了明国的雄关,横渡辽东,将战火少至了明国境内。

绵州等地相继失守,再上北便是锦州,那是明国的腹地,一旦锦州失守,就意味着大明失去了辽东的地理优势。

而另外一边,后金的多尔衮亦挥军攻打高句丽,攻破象城,唯一庆幸的是,辽宁湾这座重城仍在明将的手中,犹如一颗钉子一般死死钉在多尔衮面前,使得这位后金国爱新觉罗一族的王孙公子难免有些迟疑:究竟是花大量精力攻克呢,还是不顾一切,直接攻入高句丽郡腹地。

但不管怎么说,目前的局势对于大明而言是极其不利的。

毕竟人家后金国骑兵厉害,虽然可以不考虑瓦剌国的态度,但是明国却要考虑到他们在北方的劲敌蒙古国,仔细考虑蒙古国这个北方的宿敌,蒙古会不会在后金国攻打明国的时候趁火打劫,发兵吞掉明国的山西甘肃等地。

消息传开了,整个京城闹翻了天,也不晓得究竟是后金国的细作还是大明本国内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战明末 最新章节第一百三十二章:挑事(2/3),网址:https://www.bookcheng58.com/143/143244/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