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紫蛟卫荡寇围而不打(1/2)

作品:《谋唐曲

郭子仪没有骑马,拄着柄唐刀端坐在一辆最大号的战车上,不需要瞭望什么地势和风景,因为整个淮南道的地势都在他的心里,而密封的战车里宽敞的足够墨鹰卫随时出现了。-叔哈哈-大兵团作战最关键的问题是什么?是情报!

没错!很多人受《三国演义》的影响根深蒂固,以为打仗最重要的是计谋,什么‘埋伏于山岭之后,见东南火起而拦腰击之,定可俘获军械辎重无数’、又什么‘引一小队‘诱’出谷口,接战后只准败不准胜’、还有什么‘此八卦阵需从景‘门’杀入,往杜‘门’冲出自然破之’诸如此类的都是瞎扯!

拿敌人当木头么?站在那里等着你左踢一脚、右抡一拳、想怎么捏鼓就怎么捏鼓……大营被人放火后要么有组织的救火、根本不会逃窜让你半渡击之,要么逃窜时就是漫山遍野一哄而散、谁还带着辎重按队伍行进的方式撤退?至于大兵团作战的时候双方几万人列阵,凭什么你单枪匹马从这边跑去那边、人家好好的军阵就全都‘乱’了,那不是活见鬼么?

所以真正的战争是有计谋、但没有那么戏剧化的计谋。其实更类似于足球场上的攻防,探听或观察出对方的优缺点后,以己之强攻彼之短,或者中线突破或者边路迂回或者两翼包抄,自损八百以图伤敌一千才是王道,一场战下来尸横遍野残肢断臂、无限的哀鸣,千军万马在奔腾中根本听不到几个人喊叫“大帅被刺死啦快跑啊”于是就投降的投降、逃跑的逃跑!因为战马奔跑起来是刹不住的、同时地动山摇的噪音和震动没经历过的人根本想象不出来。

当年唐太宗打洛阳剿灭王世充那就是攻坚战,前面死人堆到城墙高后面的才能爬上去,困城多半年干等着城里断粮,绝对没有办法派特种兵空降进去焚烧粮草!后面明成祖深入冰原去剿灭‘蒙’元残余,莽莽草原上千里冰封,首先行军速度快不起来其次一望无际看得清清楚楚,也不存在什么夜袭偷营这些事……说到底还是要有情报!找到敌人在哪儿然后硬碰硬的撞。

大兵团和游击队战斗就更是如此,郭子仪在战车里打坐了一天一夜,队伍在丘陵间隐隐浮浮跋涉于泥泞,利用没找到敌人的这段时间,刚好可以让紫蛟卫认清真正的行军:如何在‘阴’雨中保持火器的干燥、如何在林木间保证战车的顺畅。

那些劫匪的巢‘穴’不会距离扬州太远,郭子仪首先的判断,就是对方越是在淮西闹事就越是不会真在淮西,其次对方定和韦家有染,为了通信方便那就更不会距离扬州太远……北宋的欧阳修有篇文章写得好,《醉翁亭记》开篇就是‘环滁皆山也’五个字,滁州外围可谓打家劫舍者建立山寨最合适的地方,而淮南多水道‘交’叉,又刚好是每座山峦天然的二道屏障。

总结一句话:这里不适合骑兵展开阵势。

为将者不能因地制宜、机变用权那还算什么好的统帅?而遍观盛唐,还有比郭子仪更好的统帅么……当墨鹰卫来而复去,缓缓行军的紫蛟卫顿时变了,骑兵逐渐提起速度,分作三路直奔大丰山而去,浩‘荡’起来的烟尘不需要任何的隐蔽,光天化日之下就是明目张胆的围上去,顺便告诉山上的人,我来了!

战马当然不是用来爬山的,尤其是大丰山背靠摩陀岭都是悬崖、面前鼓山湖也没有平原给你加速、山上有一口紫薇泉供应饮水也让你断不了水源,所以紫蛟卫的骑兵只起到两个作用:围困和恐吓。

大丰山下,郭子仪命令战车队横向排列一辆紧挨一辆,如同一条铁箍连绵千丈呈半圆形围住下山的路……这样布阵若是在以前简直是兵家大忌!木质战车是用来冲锋的,相隔尽量远以免互相影响碰撞,但现在紫蛟卫中是铁皮战车,也没有人执槊站在上面,都在车内‘操’控连弩呢,压根儿不是用来冲锋的!

步兵缓缓开来,就在战车圈的后面结阵肃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谋唐曲 最新章节第267章 紫蛟卫荡寇围而不打(1/2),网址:https://www.1234u.net//18/18242/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