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风骤起(1/2)

作品:《天启驾到

京城

已近午时,乾清宫南书房,皇帝站在窗棂旁,皱眉看着外面暗沉的天空,表情郁郁,久久一动未动。

书房中另一侧的王安一脸担心,半晌,终是无声苦笑,轻手轻脚地将散落在地毯上的奏本,一一捡起,放置在御案上,又小心翼翼地收拾起案几上,还微微热着的茶盅,不敢出声,唯恐惊扰了皇帝。

他知道皇帝心情不好,宫门刚刚开启,内阁辅臣刘一燝就请求陛见,那个江西人,短小精悍,却自有一股浩然正气,在皇帝面前疾言厉色,寸步不让,“当出阁读书”、“当拆豹房”、“当遣客氏”,这一桩桩一件件,劈头盖脸砸来,就差直接责骂皇帝不学好了。

在王安看来,怕是有好几分传说中,张居正当年斥责万历皇爷的风范,可算得上毫不留情。

他那时呆立一旁,面对阁臣的直言“劝诫”之举,根本无从插嘴。就连皇帝,当时也只能站起身来,恭敬地听着,虽是面红耳赤,牙关紧咬,却是一语不能发,只能等阁臣远走之后,摔出手中的奏本出气。

王安又看了看御案上的奏本,心中更是叹气不已,这些个科道御史言官的上书,锋利如刀,个个诛心,恐怕也加重了皇帝的坏心情:

十一日,六科官员总计八人,上书弹劾首辅方从哲,说他独相七年无所作为,万历时只知巴结郑皇贵妃;又在先帝驾崩之前,没有能够阻止李可灼献丹,应对不当,举止失措,有负阁臣首辅之责;

当日,又有督察院御史五人,弹劾皇帝乳母客氏,秽乱宫禁,勾结权阉,多行不法事,应该立即迁出皇宫;并奏请皇帝,应即刻拆除豹房,以正天下视听;

十二日,御史弹劾辽东经略熊廷弼,指责他耗费钱粮无数,却畏缩不前,毫无功绩,近期又失陷国土,隐藏军情不报,并有通敌之嫌!并在奏章中说道,熊廷弼通敌的情形,已经在辽东人尽皆知;

十四日,许是预感到弹劾凤起,辽东经略熊廷弼奏章到,上书说因自己能力有限,精力不济,请辞去经略一职,希望朝廷马上另择贤能;

十五日,辽东巡抚周永春上书,奏称因家中丁忧,请准许去职回乡守孝三年,已全孝道;

当日,御史,再上参本,弹劾首辅方从哲,包藏祸心,以致先皇用丹驾崩;另外有给事中两名上奏,弹劾辽东巡抚周永春,恋栈权位,不顾孝道。

十六日,数位御史、给事中纷纷上书,称赞右佥都御史袁应泰,精明能干,善用兵事,熟悉辽镇,可堪大用;

十七日,礼部侍郎孙如游上书,前阁臣叶向高,德高望重,冠绝宇内,奏请皇帝遵先皇遗志,再次下旨召其入阁辅政。

短短十日不到,京中半数以上科道御史言官,多位朝中重臣,齐齐上书,一时间,通政司的奏本竟都洛阳纸贵,朝中官员躁动不堪,私下走动频繁,以致于影响了日常的办差。

王安心中不忍,又看了一眼皇帝,司礼监掌印太监提督东厂,更是隐隐听到风声,市井之间的传言简直不堪入耳,漫说是新登基的少年天子,就算是执政四十八年的万历皇爷,面对这种情况,恐怕也只能是躲进宫中,避而不见了。

看了看御案上,堆积如小山一般的奏本,他嘴唇动了动,终于忍住,没有催促皇帝尽快批阅;这几日,皇帝已经把这些奏本,翻来覆去好几遍,但却未批一字,他也是看在眼里,只能是心中焦急。

这时窗外的天似乎又暗沉了一些,朱由校看着云动,良久,方才喃喃自语道:“起风了。”

确实是起风了,而且是一阵急过一阵:仿佛是商量好的一般,朝堂上短短几天时间,就把矛头齐齐对准了客氏、魏忠贤,对准了首辅、辽东,也对准了自己。有人已经迫不及待了,他目光严峻地想着,那一张张奏本的背后,就差直接写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天启驾到 最新章节第八章 风骤起(1/2),网址:https://www.1234u.net//268/26845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