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不如归去?(1/2)

作品:《天启驾到

当天子在城外“视察”之时,朝中重臣再次聚集吏部衙署。

承天门外,过了长安街,东侧第二间院落衙署,便是吏部;六月的京城已是燥热,署中正堂,却是与六十里外的兵器厂截然相反,气氛十分冰冷,大明重臣们或是面无表情,或是冷眼相对,半晌无人说话。

正厅外的下吏属员也是尽量不说话,走动都是悄无声息,时而的目光中却是惊疑不定,今日蓟镇总督的廷推再次无果!

廷推,是大明抡选要吏之法,规定三品以上官员或阁臣九卿(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尚书,都御史、大理卿、通政使),针对三品以上出缺,公推二或三人,由皇帝取决任用。

本由吏部主持,但若是迟迟无果,却是要首辅负责的。

争论半天,仍是没有定论,眼看已是下值时间,方从哲缓缓起身,面无表情对诸位同僚拱拱手,未发一语,告辞而去;余者大多纷纷起立,拱手回礼,吏部部堂周嘉谟也是起身拱手回礼,脸色未见得好看,党争炽烈如此,他这个“天官”同样为难不已。

屁股未曾离座的新晋礼部尚书孙慎行很是显眼,他眼皮都未曾抬一眼,反倒是和张都堂相视一眼,瘦长的脸上,细眼微眯,露出会心一笑。

毛文龙所部归属、辽东议功,尤其是红丸案,本就已经让首辅之位风雨飘摇,这次的廷推再无结果,怕是首辅主政无方,毫无威望的印象便落实了,这就是最后一根稻草了!

这个结局在他意料之中,正好!

阁臣中刘一燝为东林,韩爌虽是态度暧昧反复,但对于首辅吃瘪,想必也是乐见其成;九卿中,大理寺卿空缺,兵、户、工三部,持论甚中,不足挂齿,礼部冲锋在前,督察院是东林“大本营”,吏部、刑部也是偏向东林。

虽说通政使姚思仁虽是“方党”“浙党”一系,但年过八旬垂垂老矣,这次廷推都告病缺席

仅剩那方从哲!独木难支,自身难保!

首辅去职在即,下一步就是通政使也应回乡了,随即便是邹元标入京,叶南星、高攀龙也有望起复孙慎行得意地想着,自己回京之后,党中旗帜又是高举呐。

及至回府,首辅的面上也未见好转,近几日本就胃口不好,今日更是连饭食都未进,便将自己关进了书房之中,府中的下人也是轻手轻脚,唯恐触怒了自家老爷。

及至酉时(下午五至七点)将过,府中除了书房都已掌灯,管家方才硬着头皮,在门外恭声禀告道:“老爷,府外有大人拜访。”

书房中的首辅闻言,心中升腾起一股烦躁,深吸几口气,方才出声道:“竟是谁人?”他素知这管家不是莽撞之人,何况能在自己府中被称作“大人”的可是不多。

门外的管家暗舒了一口气,随即回道:“是内阁韩大人。”要不是这等重量级人物到访,他可不敢轻易打扰心情不好的老爷。

吱吖。

一阵脚步声传来,书房门被打开。

“还不快去将大门开了。”

“是,老爷。”

方府门匾下,方从哲和韩爌正在寒暄,虽说心中犹疑,重臣之间随意走动可是不寻常,一个不小心就是招言官弹劾,但此时既然同僚上门,首辅也只得亲自迎接。

两人携手走入府中正堂。

及至下人奉上茗茶退下,两位大人各自面色沉静的品着茶,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闲话,终究是方从哲心中有事,半晌后开口问道:“不知虞臣此次前来,可是有何见教?”

说罢便目视同僚,这韩爌虽说“叛出”东林,但与自己本也相交不深,在这个风雨飘摇的时节前来,到底是何用意?

韩爌闻言直视首辅,温声诚挚道:“此时朝局动荡,若是一味僵持,难免两败俱伤,中涵兄何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天启驾到 最新章节第八章 不如归去?(1/2),网址:https://www.1234u.net//268/26845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