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集 风雨面前一起扛(2/4)

作品:《红楼之磨石为玉

商议救灾事宜。

“先不要去考量什么得失!”李修开宗明义:“先以救人为主!改了过去什么钦差赈灾的混蛋模式,各位大人又不是不知道这里面的猫腻。一担粮食到了灾区还能剩几斗?”

陆鸣和户部侍郎商议了一下钱粮,皱着眉说道:“江流,你有所不知。你被拐走那年,也是豫州大水泛滥。前前后后花费了千万两银子,历时三年才稳住了局面。一纸罪己诏就让穆家父子换了位子坐。我等的担心就是在此啊。”

李修知道他们是好意,但是他有更好的作业可以抄,不会用以往朝廷的老办法。

“陆相回京城坐阵,用应急署的牌子把人手给我组好派过去,我在豫州开封府等着他们。”

“督帅要亲去?”

李修斩钉截铁:“我亲去自有我亲去的道理,暂不动江南分毫。我带安西军一部去就行,陆相帮我准备十万人的粮食,从直隶进豫州。”

一部能有多少人?就这么空着手先过去?

李修呲一口白牙笑着说道:“也是该让你们知道的一件事,那豫州的巡抚早已和我达成默契,陇海铁路已经修到了洛阳。请政务院下令给陕西,收陇西和长安的粮食由铁路直运洛阳。”

陆鸣等人一想豫州那人是谁,也都笑骂李修是个大反贼,就是永正朝不内讧,早晚也要亡在他的手里。

众人说笑了一阵,纷纷开始忙了起来。

李修和林如海翁婿两个作伴回了家,宝琴赶紧安排酒饭,黛玉就晃啊晃的看着饭菜好了,才去就坐等着吃饭。

宝琴撅着嘴进来告状:“愈发的拿架子,连中馈这等事也要我管的吗?姐姐才是大妇好不好?”

翁婿两个喝酒吃菜,不理她们的事,沾上就是麻烦。

黛玉还偏就气她:“咱家婆婆姑姐都不在身边,我要不好好教教你规矩。以后见了面,你什么都不会,都不懂,岂不是要说我的。”

薛宝琴不敢反驳这一条,撅着嘴给黛玉盛了满满一大碗饭递过去:“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切勿奢靡浪费!”

黛玉接过来顺手崴了一半给李修,笑眯眯的看着宝琴不说话。

宝琴抢过李修的碗,狠狠的盛满冒尖,盯着李修一口一口都吃完才算罢休。

晚上休息的时候,宝琴抱着被子跟黛玉挤在一起,就是不肯自己睡。

黛玉只好把李修轰进了书房,又接着教训宝琴。

“姐姐我知错了还不行吗?我改!”

“真的?你错哪了?”

“不该把朱鹤大人一个人留在吴府。”

黛玉这才哼的一声原谅了她:“给你个教训要记着。他们私下如何不干你事,可你带着朱大人去的,与情与理都不该把他一个人抛下就走。幸亏朱大人是三郎的朋友,不会跟你计较。否则,怠慢公事,你是认罚不认罚。”

薛宝琴一边嗯嗯的答应着,一边眼珠子乱转,明天该把堂姐宝钗从扬州请过来的,让她也立规矩。

谁知道黛玉悠悠的说了一句话:“别想着别人,她们来了只能是客,想立规矩都要看我的心情。休想打这主意。”

薛宝琴拉开被子盖住了脑袋,羞恼的琢磨着家里谁能帮她管管事,她可不想天天围着灶台去转。

黛玉则趁她看不见,握着嘴不敢笑出声,小媳妇不受点气怎么行,等着她们来了,你再去欺负她们去,我好在一旁喝茶看戏。

豫州开封府衙,豫州巡抚原翰林院院首刘玄,站在门前看着瓢泼大雨,紧缩眉心。

他是永正朝龟山进京的第一批受害者,翰林院执掌着修书撰史,起草诏书的重任,那时的龟山人怎么肯让他继续留在那个位子上。

一番周旋过后,他回了豫州老家出任巡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红楼之磨石为玉 最新章节第二百一十四集 风雨面前一起扛(2/4),网址:https://www.1234u.net//268/268799/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