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集 遮风雨 一联劝退有心人(2/4)

作品:《红楼之磨石为玉

赖尚荣呵呵笑起来:“李兄莫要吃味,京城学子能来林氏书院读书,多亏了这位林大人呀。”

当下赖尚荣就把京城的故事讲了出来。

那一日的早朝,都快退朝了,林深大人忽然出班奏本,询问皇上何时开恩科。

满朝一惊,这话不该他来问。皇上为什么不开科取士,还不是礼部上下都是太上的老人,皇上一直没人手换掉礼部的尚书和少卿。真要开科了,录进来的人不都又是太上手下的学生了吗。

那皇上怎么肯。

天子压住火气问林深是何意,林大人毫无所惧,只说了一件事,有个在京中苦苦等待的生员,上吊了。

原因是,没钱活下去,又没法回老家,左右为难,一根绳子解了自己。

打动天子的不是生员的死活,而是林深的一句话:“已经等了三年了,再这么拖下去,士子之心恐要散掉,天下士林要有非议。”

天子明白了意思,死一个生员不可怕,可怕的是要有背后的推手伸进来搅事。

再怎么说,如今坐朝称皇的是他,一个不顾士子,轻贱圣人子弟的名声,妥妥的扣在了脑袋上。就算以后把礼部捋顺了,也收不回看不见的士林之心。

得不偿失呀!这是天子的心声。

于是问计群臣,在不能尽快开科的情况下,如何能安抚生员士子呢。

国子监范琴有本,一是要朝廷给个准确时间,哪怕你说五年后呢,总要有个盼头。二是请朝廷开书院,聚拢京中这些生员,让他们衣食无忧的生活下去,自然就解了事端。

户部、礼部齐齐的不同意,第一条尚可,是要给个说法了。第二条绝不可行!

户部不想出钱,礼部不想替皇上擦屁股,又推回给国子监,让国子监收人。

范琴冷笑一声:“国子监乃是官学,用的也是户部的钱粮,还有生员定制。汝等真要我国子监大开方便之门乎?那以后,来多少我们收多少,汝等可依得?”

自然不能依,都让你们收了去,朝堂以后的走向谁还能把握。

朝堂正吵成一锅粥的时刻,林深又挺身而出了,他要开一家林氏书院,愿用自家钱粮替皇朝养士。

范琴第一个呸他:“我呸!林匹夫,汝想行王莽故事乎?”

没错,王莽当年就是这么干的,书院开了好几家,没少替皇朝培养人才。当然,最后也是给自己用。

范琴接着骂:“这岂是一位官员能做的吗?你家开书院?还不如让林如海家开书院!就一个孤女了,还是入不得宫的女孩!你出钱,她来办,才显你的真心。”

天子猛地扭头去看戴权,好像有一个人在林家孤女身边帮闲是不是?

戴权轻轻的点点头,不错,好惹事的秀才在那里禁足呢。

林深正回骂的痛快:“你个老匹夫,懂什么!我林家藏书万千,不比你国子监少什么!怎么就不能让生员们安心读书了?至于说王莽的故事,嘿嘿!本官又不是外戚,哪来的这么大心思!”

朝中有女儿在内宫的人家,纷纷对林深侧目,不为人子!人言乎!

天子喝住了范琴和林深,也让百官归位站好,深思了片刻,下了道口谕:“千百年来,除官学外,本有大儒聚在野贤才开书院,为的是替圣人传道,也为朝堂育才。更有诗书各家有自己的私塾或书堂,培育族人。此事无可厚非,不涉及什么朝政。若有犯禁者,各地官府关了它们就是。”

百官心里有了数,皇上是不打算自己掏钱办事,要把责任推出去。

果然,天子继续说道:“就事论事,此时留在京中的学子尚有多少?”

范琴回奏:“尚有三百余人。”

天子颔首:“既如此,不得不从权。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红楼之磨石为玉 最新章节第五十五集 遮风雨 一联劝退有心人(2/4),网址:https://www.1234u.net//268/268799/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