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以次充好(2/2)

作品:《大明逆子

帝的面,破口大骂起来。

从《明实录》来看,明初政策是国家库存铁量少,急需用铁则在指定的铁矿区开炉冶铁,库存铁量多足够使用则停罢官营铁冶,听任百姓在这些矿区自行采炼,国家按照十五分之一的比例征收铁课。

大明王朝是允许民间私人冶铁的。在明代,冶铁炼钢的生产发展到了很高的水平,规模之大,产量之多,技术之高,超过我国历史上的任何朝代,并位居世界各国的前列。

在这个过程中,民间私营铁冶不断发展壮大,冶炼技术也是当时世界最领先水平。

民间炼铁已使用活塞式鼓风机,结构功能与近代鼓风设备一致。欧洲在这方面的技术远远落后于明代,比较简陋的三角形木风箱16世纪才发明,长方形木风箱还要延后,至于用活塞推动和压缩空气的鼓风器,“这已是18世纪后期的事了”。

明代的炼钢技术在当时世界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欧洲直至18世纪才发明把熟铁和生铁放在坩埚中炼钢的方法。

而成国公朱纯臣,他家就有京城两处最大的冶铁厂。周奎当初找他买模具,也是因为朱纯臣是京城冶铁业的龙头老大。甚至于朝廷的兵器作坊,许多精铁都是朱纯臣家提供的。

也就是说,这模具出现问题并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朱纯臣故意以次充好,将一些粗制滥造的粗铁卖给了周奎,他把周奎当成冤大头了。

这也难怪周奎看到模具后暴走了,当初他是亲自找到的朱纯臣,千叮万嘱的告诉他一定要用上好的精铁,价钱不是问题。

朱纯臣满口答应,收了周奎这个冤大头的重金,没想到送来的,却是这么一些没用的垃圾。这些粗铁含有杂质太多,都是一些淘汰品,朱纯臣却以次充好,来糊弄周奎。

为什么他一个成国公敢如此大的胆子,还不是因为京城的官员都以为国丈凉了。接连被逼迫捐了近二百万两银子,这事早就传遍了京城,谁都知道这是崇祯皇帝想整国丈的。要不是看在皇后的面子上,没有将周奎抄家灭族已经很给面子了。

这么一个失势的国丈,他堂堂一个成国公对你何惧,不坑你周奎坑谁。

朱慈烺同样愤怒且无助的看着崇祯,崇祯却颇感为难,这是他们臣子之间的纠纷,他一个皇帝还真不好偏袒谁。
本章已完成! 大明逆子 最新章节第一百二十五章 以次充好(2/2),网址:https://www.bookcheng58.com/279/279837/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