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九章 细作(1/2)

作品:《大明逆子

朝鲜国王李倧忍不住了,面对鳌拜区区五千铁骑的咄咄逼人之势,朝鲜军队一溃如沙。甚至于,快被鳌拜打到了国都。

李倧慌了:“快快快,派出使者,求和,求和!”

求和,即代表着朝鲜的认输。那些反抗朝鲜的官兵还有农民军,在面对鳌拜强大的骑兵攻势下,毫无还手之力。

满清的军队实在太厉害了,他们的弓箭手几乎个个百步穿杨。这还是次要的,重要的是他们的骑兵配合战术,可以说是炉火纯青。

战略战术的配合,这一点极其重要。满清在这方面,几乎达到了冷兵器巅峰。别说是朝鲜,大明都不是其对手。

而面对鳌拜五千铁骑,李倧被迫无奈,只能再次的求和。求和,这代表着朝鲜的屈辱时代的到来。

果然,鳌拜受到了朝鲜国王的求和书信,嘴角露出一丝轻蔑的冷笑。

鳌拜立刻停止了进攻,朝鲜对于满清来说,没有太大的战略意义。只要朝鲜臣服,这一点就足够了。

朝鲜不屈从与大明,永远屈居于满清之下。这是满清最想看到的,尽管你们心向着大明。可是呢,大明王朝山高皇帝远的,远水解不了近渴。

离你最近的,还是我们大清。你想臣服于大明,我们就打你,甚至于灭掉你。

鳌拜停止了进攻,可是对于粮草却一斤也不能少。他即刻程就当面质问:“摄政王,你们如此苦苦逼迫朝鲜,使得他们民不聊生为的是什么。要知道,这样做只能增加他们对于咱们大清的仇恨。”

多尔衮微微一笑:“为什么,为了咱们大清百姓能够吃得上饭。十几万的程一听大惊失色:“什、什么,那个、那个明国皇太子,朱、朱慈烺?”

朱慈烺几乎成了满清的噩梦,范文程是亲眼见识过,也领教过朱慈烺的厉害的。当年朱慈烺初出茅庐,义州城外一炮就把范文程的亲弟弟范文寀送上了西天。

更别提,一代枭雄黄台吉,屡屡败在这个小太子手里了。而辽东军如今兵强马壮,也都是赖与这位皇太子的功劳。

更听说,明国内部那些流寇,都是朱慈烺平定的。可以说,朱慈烺是个不世出的天才。

这样的人,居然要领兵北上,征讨大清。这,这不是要我大清亡国么。

关于明军的北上,这属于绝密中的绝密。此时的朱慈烺刚刚在京畿组织兵力,辎重粮草还有运输粮草的辎重部队,以及征集的民夫。

而这个时候,远在沈阳的多尔衮,就已经获取了大明的动向。他们甚至于清楚的知道了,朝鲜使者抵达紫禁城的时间。更是知道了,明军出兵的日期。

这就可怕了,满清其实一直都在韬光养晦。他们并没有放弃任何一个机会,尤其是搜集情报方面。

有一点不得不承认,不管是黄台吉还是多尔衮,他们的眼光都极其长远。这些人能够成为历史枭雄,绝非偶然。

黄台吉知道,自己已经不是大明王朝的对手。于是,一直龟缩在盛京,并没有任何动向。直到他死,都没有再提进攻大明的计划。

多尔衮当上摄政王之后也是一样,他并没有膨胀自满。而是继续延续黄台吉的政策,韬光养晦。表面上,示弱与敌人。实际上,一直都在休养生息。

这里的休养生息,并不是说与民休养生息。而是他们的军队,程不明白,既然大明如此厉害,火器犀利神仙难挡。为什么多尔衮,还要去招惹:“摄政王,您,您这到底是为什么呀?”

范文程自付智计无双,作为黄台吉都极为器重的人才。他自付聪明,可这次,他实在看不清多尔衮的意图。

就连范文程都被瞒过了,多尔衮还是忍不住有些洋洋得意。能瞒过范文程,就能瞒得过朱慈烺。

多尔衮哈哈一笑,并没有解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明逆子 最新章节第九百一十九章 细作(1/2),网址:https://www.bookcheng58.com/279/279837/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