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九章 伏击(1/2)

作品:《大明逆子

其实朱慈烺也发觉出来不对劲,为了保险起见,才让猛将孔祥鑫去盘锦的。不然,他并没有这么大方,将五百支燧发枪,送给他去盘锦。

就是这个小小的举动,使得三军的粮草,没有彻底的断绝。否则,朱慈烺的龙的部将,崇祯二年六月,袁崇焕借阅兵为名,用尚方宝剑杀了毛文龙,毛文龙死后,孔有德感到不安,于是,在于崇祯四年发动吴桥兵变,随后投降了后金。因此,孔有德投降后金,除了带去了自己的军队,还带去了红衣大炮和一些工匠。

这也是袁崇焕一直为人诟病的原因之一,当初朱慈烺想为袁崇焕平反,其实也是有着一丝犹豫的。其中最的原因,就是袁崇焕弄死了毛文龙。

弄死毛文龙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首先满清后院无人牵制。再加上毛文龙大部投降了满清,给满清带去了先进的技术。

而不管是黄台吉还是多尔衮,他们都对这些汉人的工匠极其尊重。甚至于,这些汉人工匠到了满清,都会受到极高的待遇。这些待遇,甚至超过了满人。

当然,史书上会这么记载。黄台吉也好多尔衮也罢,他们都是爱惜人才的明君。

实际上呢,这不过是他们拉拢人心的手段而已。从满清入主中原的那一刻起,他们注定就是异族。

如果说,满清入主中原之后,能够做到知人善用开放包容。以我泱泱华夏,也会以包容的眼光去看待他们。

然而实施情况呢,什么康乾盛世什么同光中兴,说出来也不怕笑掉大牙。

大明火器其实已经相当先进,而且明朝火器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若非国力羸弱,朝廷也一直鼓励发明创造。

而所谓的满清呢,满清入主中原之后,火器直接停滞不前。不止是停滞不前,甚至于出现了倒退。

而且他们自以为大国而自居,实行闭关锁国。目光短浅的他们,对世界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无所知。

谁能想到,那个诉我诶的乾隆皇帝,居然和华盛顿同期的人物。华盛顿死以后留下的是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漂亮国。而乾隆皇帝死以后,大清朝已经是日薄西山,走向衰亡。

多尔衮征集了大量船只,除了属于满清自己的船只,整个朝鲜境内所有的船只都被征用了。然后,多尔衮带着他的八旗大军,经朝鲜海路,一路往营口进发。

不得不说,多尔衮和黄台吉一样,确实是打仗的天才。他们的目光敏锐,一眼就看出,营口将是此次朱慈烺出征的粮草集散地。

营口地处腹地,西北有锦州的洪承畴,东南有辽阳县的神机营。按理说,营口固若金汤。

所以,朱慈烺才选择了这里作为粮草运输地,此地离着辽阳县相对较近,粮草运输方便。

谁能想到,多尔衮竟然另辟蹊径,经海岸登陆。

八旗将士有人晕船,这让多尔衮怒不可遏:“继续前进,加快速度!那些晕船的,全部扔到船舱。等到了海岸,凡是各部将领,皆军法从事!若想戴罪立功,就给本王奋勇杀敌,烧了敌人的粮草!”

那些晕船的八旗子弟,一个个的都被扔到船舱晕的昏天黑地。而海风骤起,天助满清。

多尔衮的船队,吃饱了风,向着营口急速前进。

多尔衮故意选择在黑夜登陆,一切是如此的顺顺利利。营口负责粮草的运粮使,正个部下掷骰子喝酒。

军营赌钱喝酒乃是重罪,可是在大后方的辎重部队就么有这么严苛了。多尔衮的八旗大军,齐齐登岸的时候,明军依旧没有发现。

直到船队靠岸,八旗将士集体集结完毕,向着营口摸去的时候。有百姓发现不对劲,都被清兵一一灭口。

粮草集散地选择的地方三面环山,腹地内,到处都是堆积如山的粮草。

车马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明逆子 最新章节第九百二十九章 伏击(1/2),网址:https://www.bookcheng58.com/279/279837/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