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次穿越(五)(1/3)

作品:《[综]时空穿梭

兴建朝阳山需要请工匠、运石材木料,这么大的动作凉秋知道瞒不住身边的人,不过她也没打算瞒着。她对外的说法就是为自己兴建房屋,打算在此处定居躲避战乱。要是在和平年代这种说法非常荒谬,但如今战乱连连,天灾*不断,普天之下要找一个安身立命的世外桃源很难。既然找不到,那就自己建一个。虽然李信对此说法半信半疑,但是给了凉秋很多帮助。四个月后朝阳山平台之上就多了一座结构复杂、雄伟壮观的建筑群。兴建朝阳山所用的银两除了李老爷送的一千两买完山以后剩下的部分,大部分是凉秋从贪官污吏的库房里顺手牵羊来的。李信作为监工对这些银子的来历十分清楚,不过他本身就不是一个拘泥迂腐的人,要不然历史上他也不会因为看不惯官府对百姓的压榨,改名为李岩加入闯王的队伍推翻明朝的统治。虽然凉秋不是非常了解他的为人,但她相信自己看人的眼光,每次把赃款变个模样交到他手里时都十分放心。

李信也没有辜负她的信任,他明智的保持沉默,不动声色的将银子花掉并且暗中资助家庭贫困的穷苦人家。对李信拿她的钱帮助他人的行为,凉秋没有任何异议,反正这些都是民脂民膏,用之于民也算是为朝廷积德。

这种默许极大的赢得了李信的好感,他向来对这些穷苦人民非常同情,无法看着他们在生死线上挣扎而无动于衷。他生性慷慨豪爽,常常周济穷人;又爱打抱不平,伸张正义,但在杞县家产掌握在李老爷手里,他能为老百姓做的非常有限,而在凉秋身边,他可以尽情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虽然不清楚凉秋的计划,但从她的言行可以看出她所做的事情一定对老百姓百利无一害。因为这个,他愿意留在她身边,帮助她。

李信是长子,李老爷对他在外比较放心,但是李年年幼,让他在保定游玩三个月已是极限,三个月后李老爷写了好几封家书催他回家。李年置之不理,依旧在凉秋身边活跃。后来李老爷亲自带人要捉李年回去。正准备回家的时候听说闯军散兵游走到杞县,杞县处于兵荒马乱的境地。

一个月后闯军退出杞县,但李老爷觉得老家已经不安全了,他在保定住了些时日发现这边的治安比较稳定,又有明军在此处驻守,还有大大小小十几个铸炮坊,安全性绝对是最高的。于是李老爷很快便携一家老小从杞县搬来了保定。李年以为住在保定就可以和大哥师父在一起玩耍了,但没想到李家安顿下来之后他立刻被李老爷打包丢进来了保定书院。

而被李老爷寄予厚望的李信不久也进了书院和李年为伴,一年以前他考上举人,现在也不过十六岁,有很大的可能在仕途上可以更进一步成为天子门生。李老爷希望他能入朝为官,报效朝廷。李老爷名叫李精白原是山东巡抚加兵部尚书衔,崇祯初年在魏忠贤逆案中被定以“交结近侍,又次等论,徒三年,输赎为民”的处罚,削职为民。这在官场上算不得什么大事,虽然被贬庶民,但李精白对崇祯仍抱有希望,只因为他是近几任皇帝中最有作为、最勤勉的一位,李精白在他身上看到了明室中兴的希望。

好在这时朝阳山的兴建工作已经收尾,李信的主动离开不仅对凉秋的计划没有任何影响,又正好让她不用找借口请他下山。

“非常感谢你这段时间的帮助,这笔钱你拿着吧。”凉秋掏出一个沉重的包袱,赶在他离开前送来。

“......”李信沉默地接过装银子的包袱,这笔银子又可以救济不少人,他应该感到开心才对,但他怎么也笑不出来。

“走吧,我送你下山。”没有她的护送要下山可不容易。

“你以后就住在这里?”

“是的。”

“我们还会不会再见面吗?”

“有缘的话。”还会再见到的。毕竟保定城也不大,她在山上偶尔也要到城里补给,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综]时空穿梭 最新章节第六次穿越(五)(1/3),网址:https://www.bookcheng58.com/307/30782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