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墙头之草互赢互利(1/2)

作品:《诸君,且听剑吟

第33章 墙头之草,互赢互利

吴王府。

常驻有一个旗的亲卫旗轮番值岗,守卫其安全,每个月一轮换,都是从广陵军团中挑选的精锐部队。

陈词和樊褚策马到府邸前,就被官兵拦下,陈词说完自己的意图,说是拜访吴王,且亮出自己的身份,那官兵便让他稍等,小跑进去通报。

再过须臾,那官兵便来回复,说是吴王有请。

吴王日理万机,吴南地区虽没吴北那样广袤,城池郡县也少几座,但如今秋收已过,即将入冬等待新年的钟声,大小事宜都需吴王亲力亲为。

一路入了内殿,陈词就看到一披甲戴盔的中年将军走出来,此人身高八尺,长相严肃,目光炯炯,腰间佩剑镶嵌有正反两枚璀璨的大红宝石,十分醒目。这可是象征兵团总督的军衔,广陵城里还有谁有资格被授予这种荣耀?答案已经呼之欲出,唯有吴王府上将军余昌龄。前几个月,陈词也了解到关于这位统军治兵、铁面无私的上将军的为人,那真是一生传奇,忠肝义胆。

据说余昌龄十六岁从军,凭借赫赫战功从一小卒晋升军衔,最终在太安一十五年莲池起义时,响应朝廷号召,带着吴南地区广陵军、润州军、金陵军、海陵军等各地军团,共计约五万人,前往荆州平叛,以手中长枪取得了那不世之功勋。后战事结束,太安帝论功行赏,在那功劳簿上狠狠记了他一笔,最终,吴王书信朝廷,授予了他吴南上将军之衔,封广陵军团总督大将军。

可以说,余昌龄能走到今天,以军功改变自己的阶级命运,所付出的艰辛,非常人难以想象,那是无数个夜晚的厮杀,从无数死人堆里爬出来的艰险。

只是……

按照广陵的形势,东瀛人在广陵城内,可并非都是遵纪守法的公民,醉酒寻衅滋事,恶意伤人,欺男霸女的事情没少做。并且因为东瀛人在广陵的生意做的很大,是一影响吴南地区连绵数郡城经济发展的潜在隐患。按理说,吴王对东瀛人就算不是恨之入骨,也一定没有什么好感。

陈词没多想,毕竟前段时间吴王在其余几郡城征收的税粮在半道上被蟊贼抢了,张莽率军围剿,而张莽又是余昌龄的部队,眼看过了七八日,张莽寸功未建,反而家眷被人绑了,这个节骨眼,吴王召见余昌龄也是情理之中。

吴王还真来了兴趣。

“嗯。”

陈词却笑而不语,眸光意有所指地瞄向那两个女婢,这时,有女婢端来热腾腾的清茶。

“吴王,我是为了八宝山草寇之事。”

二人简单打了招呼,余昌龄便离去了,并未有太亲近。

直奔内殿。

“驸马爷。”

“哦?”吴王放下毛笔,疲惫的眸光浮现一抹迷茫之色,“哦,此事不劳世侄费心,我已命悍将张莽率军前围,前方战报迅捷,相信最多半月,定将那什么张顺之流的草寇活捉。”

吴王心里轻轻咀嚼这个词,忍不住冷笑,怎么看?还能怎么看,当然是躺着看,坐着看,随便看,但毕竟是身居高位,吴王平淡道:“没什么看法,既是在广陵做生意,又依照《大凉律》纳税,当一视同仁。世侄指的是,哪一方面的看法?”

余昌龄行至陈词跟前,略一捧拳。

青铜案几上,堆积着竹卷文书,吴王心乱如麻,见陈词和樊褚来了,一挥手,挤出笑容:“世侄怎来了?坐。”

陈词听出了吴王的言外之意,干咳一声,笑道:“吴王,我听说张莽的家眷神不知鬼不觉地被人绑了?到现在都还没寻到下落?”

吴王心知陈词不是省油的灯,他还记得被陈词狠宰了二十万两黄金,对于陈词,吴王心里十分警惕。

“什么买卖?”

“拜见上将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诸君,且听剑吟 最新章节第33章 墙头之草互赢互利(1/2),网址:https://www.1234u.net//323/32318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