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新皇帝退避三舍 众大臣乘胜追击(1/2)

作品:《景泰风云:大明第一荒唐皇帝

第74章 新皇帝退避三舍 众大臣乘胜追击

面对朱祁钰的指责,于谦也没有底气进行反驳。这位杨洪总兵与也先太师真就是天生的一对活宝。

也先是在土木堡之后,既不攻城,也不掠地,就领着瓦剌精兵在山西四处闲逛,谁也搞不懂他到底要干些什么。

杨洪则是在土木堡之前,既不出城迎战,也不侦察敌情,就领着宣府精兵各种摸鱼抓虾,谁也搞不明白他到底都干了些什么。

这两个人的行为,都非常的让人迷惑不解。

要不是国难当头,情势危急,于谦也懒得搭理杨洪。

只是眼下实在没有办法,为了国事,于谦只得死保杨洪。

于是皇帝和大臣们都冷着脸,争吵不休,一直吵了一顿饭的功夫,也吵不出个所以然来。

最后于谦见皇帝态度坚决,只能跪在地上,叩首固请。

其他重臣,除了王文,也都跟着跪地叩首,呼应于谦。

就连朱祁钰精挑细选的中书舍人白圭、项忠,也跟着磕头请愿。厅中还站着的,只剩下了王文与何宜。

趁着大臣们磕头的功夫,朱祁钰与王文偷偷对视一眼,二人皆会心一笑。

朱祁钰稍感欣慰,自己的亲信都绝顶聪明,这总算是一件令人开心的事情。

等大臣们抬起头来的时候,朱祁钰已经恢复了严酷的表情,冷冰冰地回道:“罢了,既然你们如此坚持,那便让杨洪暂时继续充任宣府总兵官,戴罪立功。

若是接下来的战事,杨洪能有所建树,我可以赦免他。若是他还是这样整天无所事事,未建尺寸之功,那我就只能数罪并罚了。到时候等待他的,就不是三司会审,而是锦衣卫诏狱了。

至于之前封杨洪为昌平伯的奏请,就先搁置吧。其他人的封伯奏请也全部暂停,待我亲自考察之后再说。

你们都起来吧,奏下一件事。”

大臣们见皇帝妥协,自己一方得尝所愿,便纷纷奉诏起身。至于杨洪的伯爵丢了,这都是细枝末节,大臣们也不会再为了这种事,继续驳皇帝的面子。

只是今天注定是不安生的一天,于谦又继续奏道:“启禀陛下,臣弹劾忻城伯赵荣,受命掌管三千营,却不赴营操练,以致军容不整,纪律全无,士卒喧哗,行伍错乱。请治其罪,命法司禁锢赵荣。”

朱祁钰好奇地问道:“你们刚才还说不能临阵换将,怎么话音刚落,伱们就自己打自己脸呢?”

于谦回道:“这位忻城伯实在是辜负皇恩,懈怠国事,不将其下狱论罪,恐怕其他将官争相效仿,以至军心溃散,请陛下明鉴。”

朱祁钰摆摆手:“行吧,就从爱卿所奏。升石亨为左都督,兼掌三千营。”

于谦连忙回道:“启禀陛下,石亨已经总管大营操练,事务繁剧,分不开身,臣以为应另派他人掌管三千营。”

朱祁钰无奈地点点头:“那就命掌管神机营的驸马都尉焦敬,改掌三千营。升范广为都督同知,充任总兵官,接掌神机营。”

凡事有再一再二,无再三再四。于谦今天已经接连拒绝了皇帝两次,也实在不好再继续了。

于是于谦领了诏命,便站在一旁,不再开口。

首辅陈循出班奏道:“启禀陛下,会昌伯孙忠上奏曰:广西总兵官、安远侯柳溥,廉能公正、智勇超群,宜召回统领军务。”

“准奏。”

朱祁钰闻言点点头,立即就答应了,孙太后的父亲亲自奏请,那还能不准吗。

陈循连忙回道:“陛下,廷臣已和兵部合议,认为安远侯诚堪大用,只是两广蛮寇生发,宜留安远侯镇之,万不可轻易召还。”

朱祁钰心中暗笑:还用你们说,安远侯柳溥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景泰风云:大明第一荒唐皇帝 最新章节第74章 新皇帝退避三舍 众大臣乘胜追击(1/2),网址:https://www.bookcheng58.com/364/36403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