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荒唐皇帝迎难上 顽固大臣受招揽(2/3)

作品:《景泰风云:大明第一荒唐皇帝

,也还没当上首辅,但已经非常能搞事情了。

朱祁钰仔仔细细地打量,这个徐有贞短小精悍,双目炯炯有神,一看就是精明强干之辈。

这个家伙,在太上皇刚从京城出发时,就夜观天象,发现荧惑入南斗,从而推断出皇帝将有灾难,立即便将家眷赶回了南方。

土木堡之后,徐珵又嚷嚷着天象有变,要求大明朝廷搬回南京,真是上蹿下跳,风头都让他出完了。

就在徐珵被观察了半天,心里正犯嘀咕的时候,朱祁钰终于出言问道:“徐侍讲,家眷到南方了没,可安置好了?”

徐珵见这话问的不善,又不好不答,只得心虚地回道:“有劳陛下关爱,微臣的家眷已经返回苏州老家。”

“姑苏好地方,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朕也想去转转。”

不待徐珵答话,朱祁钰话风一转:“徐侍讲把家眷安排好了,没了后顾之忧,也该为国效力了吧?或者徐侍讲还想去南京,正好离家近,可以守着老婆孩子热炕头?

其实吧,前天重臣们议及徐侍讲的时候,朕是想成全你,让你去南京工部做个郎中的。可惜所有阁臣,再加上兵部尚书于谦,全都反对朕。朕最后也没有拗的过他们,只能跟徐侍讲说声抱歉了。”

徐珵闻言,果然变了脸色:自己的命运掌握在皇帝手里,没有问题。但是自己的手里掌握在这帮阁臣、尚书手里,任由他们决定自己的命运,真真的,是可忍孰不可忍。

徐珵少年成名,二十六岁便中进士,选入翰林院,又对天文、地理、水利、兵法、阴阳五行学说无所不通,无所不精。

所以徐珵最是恃才傲物,喜好功名,坚信大丈夫生天地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

朱祁钰满面微笑地看着徐珵脸色变换,也并不催促他回话。

半晌之后,徐珵回过神来,忙跪在地上,从衣袋间掏出一份奏本,双手呈上,口中高呼:“臣闻近日黄河决口,祸及运河,破坏漕运,危害民生。微臣粗通地理、水利之学,今献治河之策,愿为陛下解忧。”

朱祁钰接过奏折,细看了一遍,便问道:“我让你负责治河,解决这次黄河决口,你敢去吗?有信心成功将河治好吗?”

徐珵斩钉截铁地回道:“微臣身具才学,胸怀抱负,就是缺个施展的机会。若是陛下给臣这个治河展才的机会,臣必还陛下一段固若金汤的河道工程。

若是臣不能治河成功,请陛下以欺君之罪,诛臣满门。”

“好好好,有志气。大丈夫居天地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朕不怕大臣要权要名要利,就怕大臣们不能做利国利民的实事。

朕升你为右佥都御史,整个山东境内的黄河、运河都归你治理。治河需要什么,朕就给你什么。

朕也不干涉你具体怎么做。朕就一句话:治不好黄河,朕诛你满门。治河成功,朕给你升官厚赏,委以更大的重任。

徐珵闻言,大喜过望,连忙谢恩,几乎到了感激涕零的地步。

只因最近徐珵的南迁之议,遭到了于谦、陈循、胡濙等人的严厉斥责。徐珵大为沮丧,做梦没想到廷议竟形成了一面倒的局势,文武百官纷纷对自己侧目而视,避之唯恐不及。

就在徐珵被文武百官孤立到无法立足朝堂的时候,新君抛来了橄榄枝,不仅力排众议、委以重任,而且作出了进一步提拔的许诺。

徐珵一步从翰林院侍讲升到了都察院右佥都御史,这个绝对算是知遇之恩了。

朱祁钰满面微笑地送走了眼含热泪的徐珵,又命人将石亨唤了进来。

石亨这个人,一身的反骨,比徐珵难对付多了。

对于徐珵,给他高官厚禄,给他大学士兼尚书之位,让他没动力造反就可以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景泰风云:大明第一荒唐皇帝 最新章节第81章 荒唐皇帝迎难上 顽固大臣受招揽(2/3),网址:https://www.bookcheng58.com/364/36403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