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重修体藏入开脉(1/3)

作品:《太渊道尊

林中,一步三丈的李崇华一脸笑意,根骨奇佳的弟子他见过不少,但道心坚定者却是不多。因此他愿意做一个引路人,给魏道渊一个机会。扶风道统传承万载,靠的不是祖上余荫,而是每一代中都会有大能出世。

因此,在遴选弟子门人之时自然是慎之又慎。修道先修心,魏道渊虽说有些固执,有时甚至可以说是愚蠢,但究其本心却是极佳。或许眼下魏道渊很弱,但他有问鼎大能的潜质。

“看这小子最后感激涕零的模样,还真有意思。果然,还是装前辈高人来的痛快啊。不过只有上半卷功法,应该没问题吧?”

……

半夜,静卧在床榻上的魏道渊久久无法入眠。这一日大起大落,心中不免感慨万千。他惊叹于扶风气度,更敬服李崇华的魄力。试问世间有谁愿意让身怀凶神的修士好好活着,并且还授与修行之法,帮助他巩固根基?

为师者,传其道,授其业,解其惑。先师助他明悟己心,李崇华引他入扶风,二者皆可谓之良师。前者虽然已经羽化,但长留魏道渊心中,后者虽无师之名,但已有传道之实。

修行界中,各门各派自有其规矩法度。正所谓“道不轻传,法不轻授”,魏道渊不知自己何德何能竟然能够被李崇华青睐,授他一卷铸就根基之法,加上救命之恩,这一来一去,于他如同再造。

这也是为何魏道渊最后称对方“李师”的原因,对方虽未明言,但已经算是他半个师尊,并且他也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入门试炼就是对方留下的考验。

诚如李崇华所言,魏道渊是一个有些固执的人,他之前一直称呼对方为“李老道”,但如今一旦认定,八匹马也拉不回来。这一句“李师”,喊了一次,就是要喊一辈子的,从今以后,他魏道渊面对李崇华当执弟子礼!

次日一早,魏道渊从怀中取出那卷帛书。织金布所制的帛书历久弥新,蝇头大小的篆书密密麻麻写满了三尺长的卷轴。配合详细的图解,魏道渊大致明白了这卷帛书所记载的内容。

体藏秘境作为修行之始,乃是大道之基,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遂古之初,人族探寻天地,逐渐摸索出了天地灵气的使用方法。粗糙的修行方式在漫长的岁月演变中逐渐细化,直至定下体藏、神藏、仙藏三大秘境。

人体有大药,分别位于命宫、紫府。其中体藏修命宫,神藏修紫府,此乃修士长生的根本所在。正如卷帛中的记载,体藏秘境的本质乃是挖掘肉身,提升生命的层次,让“药”改善自身。

但有“药”便会有“毒”。道经曾言“天清地浊”,这个“浊”就代表了“浊毒”。它的存在会阻碍修士修行,故而有了资质高低。

体藏秘境的第二个任务就是“排浊毒”,对应了开脉、铸骨、搬血三大境界。而最后的先天之境便是指代“无垢无漏”、“仙肌玉骨”的道胎。这一蜕变的过程可以说是脱胎换骨,凭借人出生时便有的“先天一气”,通过修行,以后天逆反先天!

如此一来,魏道渊对体藏这一境界的认识较之前更加深刻。有人指导自然胜过自己摸索前行,仅一个开头就直指体藏本质,而后面所记载的修行法门则让他连连叹服。

……

真法开篇有言:

显密圆通真妙诀,惜修性命无他说。都来总是精气神,谨固牢藏休漏泄。

休漏泄,体中藏,汝受吾传道自昌。口诀记来多有益,屏除邪欲得清凉。

得清凉,光皎洁,好向丹台赏明月。月藏玉兔日藏乌,自有龟蛇相盘结。

相盘结,性命坚,却能火里种金莲。攒簇五行颠倒用,功完随作神与仙。

“如此,方为体藏真法,才是正统的性命交修之法!”

接连感慨的魏道渊这才明白自己之前修行的法门是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太渊道尊 最新章节第二十章 重修体藏入开脉(1/3),网址:https://www.1234u.net//383/38366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