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剖析(1/2)

作品:《汉末之益州崛起录

汉安殿,刘协神情复杂的看着贾成。

才十四岁的他已经历了许多人一辈子都没见过的风波和起伏。

特别是近一年来,费尽心机逃离长安,在盩厔城不顾自身安危顶着巨大压力坐镇孤城,一举击溃李傕、郭汜数万大军攻城。

那时候这个十四岁的少年天子威望达到了顶峰,所有人都把他当成再度中兴汉室的明君。

张鲁献上汉中郡,迎奉他入主汉中定都南郑,刘协顺势亲政,牢牢把控郑都小朝廷。

汉中富庶,人口百万,南边的益州唾手可得,这一切对他来说就是天佑大汉,复兴汉室最好的起点。

可是他怎么也想不到,定都南郑才半年时间,局势就糜烂到这种地步。

益州叛乱迟迟不能平息,派出去的平叛大军一败再败。就连先前对自己阿谀奉承,出资出力为自己修宫室,选美女,把自己奉为中兴之主的汉中本地大族,转瞬之间便起兵叛乱,险些攻破皇城,成了他们的阶下之囚。

刘协实在想不通,直到贾成一身戎装进殿行礼拜见,他才似乎想到了什么,哑着声音问道:“贾卿,这都是你叔侄策划的吗?”

贾成摇摇头:“臣与叔父既没有能力也不会针对陛下策划这一切,臣只是有所预料做了些准备而已。”

“有所预料?”刘协冷笑几声,“朕定都南郑以来,麾下人口百万,文臣武将济济一堂,又有雄兵五万,天下英才闻风而来。若不是有小人暗中鼓动百姓作乱,挑唆豪右叛乱,会到如此地步?朝中那么多名士能臣都察觉不了,却唯有你叔侄预料到这一切,还做了周密准备。贾卿,你正当朕无知小儿吗?”

面对刘协的质问,贾成没有生气,反而正色道:“陛下熟读诗书,当知为政之道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又曰使民以时。陛下,您在郑都做到了吗?”

刘协不悦的反驳道:“亲贤臣远小人的道理朕会不懂?贾卿你说,朝中谁是小人谁是贤臣?伏完、王子服对朕忠心耿耿,又向有贤名,在你嘴里就成了小人?再说了,叛军围困程都军情紧急,朕前后只征召不到一万青壮民夫,怎能算不使民以时?”

贾成再度摇头:“臣非言伏辅国、王镇军乃奸佞小人。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又曰君子用人如同使用器皿,各取其长。镇军将军王子服忠心有余才能不显,奉车都尉伏均纸上谈兵之辈,陛下用此二人为将,且暗下密诏掣肘甘宁,这场仗能打赢吗?”

见刘协露出思索的神情,贾成继续道:“陛下初入汉中便大兴宫室,广纳民间女子,这难道便是明君所为?不错,陛下出兵平叛确实只征召不到一万民夫,然兴建宫室和百官府邸用了多少民夫,广纳民间女子入宫拆散了多少百姓家庭,陛下算过吗?”

“前线既败,陛下不用右将军徐晃,反而使长水校尉种辑一介书生为将,陛下何其谬也。”

贾成侃侃而谈,索性一股脑将刘协在汉中败笔一一指出。

“臣知道陛下怕臣叔侄势大,离开长安后为臣所控,致使皇权旁落。是以处处防备臣叔侄,为此不惜连臣旧部都一一闲置,不用一人。同样也怕张公祺心怀异志,便使手段分化张公祺旧部,将其与臣一样闲置。”

“可是陛下操之过急了。如今天下分崩离析,心怀异志者比比皆是。陛下尚只区区一郡之地,兵不过数万,却耽于享乐,不量才用人,因莫须有之虑处处打压臣叔侄和张公祺,致使前线兵败。陛下,这是明君之道吗?”

“杨松祖梁等小人,以金珠美女、华美宫室惑上邀宠。这种小人近则逊远则怨,陛下一旦满足不了他们欲望,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汉末之益州崛起录 最新章节第五十七章 剖析(1/2),网址:https://www.1234u.net//396/396202/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