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和乐县的变化(1/4)

作品:《汉末之益州崛起录

中原连番征战,益州这边却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自百城千道计划开展以来,益州各地百姓纷纷走出家门,加入到全面建设当中。

贾成派出的大量官吏来到各地郡县,掰开了揉碎了给当地百姓分析。

如果守在家中那一亩三分地,全家辛劳一年,不过是几石口粮,交完税赋几乎所剩无几。

若是遇到灾荒年份,连糊口都困难。

可你要是抽出家中一部分劳力前往参与筑城和道路建设,不但能抵消县寺规定的劳役,还能凭借劳动获得钱粮酬劳补贴家中所需。

若是进入工坊、矿场,收入更加丰厚。

开始一年,只是各郡县城内外百姓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响应号召,参加建设大军。

没过多久,这些先行参加劳作的百姓就得到了实惠。因为贾成自始至终坚持严查吏治,绝不姑息贪赃枉法的发生。

且贾成允许各地官员家族合法置办产业,颁布保护工商业发展律例,使得官员们合理利用律例谋取合法利益。

朝廷税赋也不重,不需要冒着贪赃枉法杀头的风险。

所以很快这些参与建设的百姓们家中有了结余,生活也渐渐富裕起来。

百姓们都不傻,谁还没有几个乡下山里的亲朋好友,于是很多头脑灵活的百姓便呼亲唤友,结成一个个小团队承包小工程。

这些承包人得到的好处更多,不但可以利用承包工程当中的奖励措施获取钱财,还能够凭借承包下来的工程质量和进度,得到朝廷颁发的爵位,甚至幸运的还会有一官半职。

巴西郡,宕渠县,和乐乡,何家寨。

如今和乐乡可不属于宕渠县了,在夷王朴胡和何家寨老头人何大宝鼓动下,和乐乡和周边十个乡賨人部族共同出人出力,在靠近官道的一片缓坡上建起了一座方圆五里的小城。

因为这座城地处和乐乡,巴西郡太守阎圃便把它命名为和乐城。和乐乡和周边十个乡合并为一个县,就叫和乐县。

夷王朴胡建城有功,如愿以偿当上了四百石县长,成了响当当的大汉官员。

他也投桃报李,把何大宝父子和指导建城,拿出三合土制作方法的张五郎以及各乡賨人头领按照功劳一一上报。

朝廷很快批复下来,何大宝被任命为县尉,其子何生成了衙役班头,而张五郎更是指导有功,摇身一变成了县里主簿。

其余各部头人或担任县里功曹,或成了各乡啬夫、亭长、游檄等等。

因为賨人大多不识字,只有县长朴胡、主簿张五郎等寥寥数人看得懂公文。朝廷还派了一个太学生李振和十几个官学小学毕业生前来教授识字,指导来往公文和解说律法等工作。

前些时日这个叫做李振的太学生闲游之时,居然在境内长石乡,大竹乡等地陆续发现了煤、铁等矿。这些矿产几乎都是裸露在地面上的富矿,储量极为丰富。

随后又在大竹乡铁矿边发现了极为稀有的锰矿。

这锰矿可更不得了,别人不知道,贾成却清楚的很。有了锰,可以在炼铁、炼钢中作为脱硫剂、脱氧剂,使得钢铁产量剧增。

更厉害的是,加入13%以上锰的钢铁合金,比百炼钢更加坚硬又富有韧性,不容易损坏。

李振大喜,立刻上报朝廷。

因为和乐县就在渠水边上,水路可直通成都,就算到郑都,通过水路垫江北上,经过阆中只需走五百里官道也能很快抵达。

煤、铁、锰矿全部都是朝廷所需的战略资源,这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汉末之益州崛起录 最新章节第一百零五章 和乐县的变化(1/4),网址:https://www.bookcheng58.com/396/396202/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