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郑都政变(1/4)

作品:《汉末之益州崛起录

郑都,汉安殿。

“莽始起外戚,折节力行,以要名誉,宗族称孝,师友归仁。及其居位辅政,成、哀之际,勤劳国家,直道而行,动见称述。岂所谓“在家必闻,在国必闻”,“色取仁而行违”者邪?莽既不仁而有佞邪之材,又乘四父历世之权,遭汉中微,国统三绝,而太后寿考为之宗主,故得肆其奸惹,以成篡盗之祸......”

刘协读着读着,两行眼泪潸然而下:“每读班孟坚《汉书》此节,朕实痛彻心扉,汉室衰微,致有奸佞当道,或重演篡盗之祸。”

博士杨修和刘备对视一眼,上前劝慰道:“陛下勿忧,所谓邪不侵正,忠志之士不绝于野。朝中来大夫、孔少府等文臣筹措谋划,皇叔、国丈密结军伍,定能助陛下剪除奸佞,重掌朝纲。”

刘协叹道:“朕也知你们谋划已久,只是贾贼势大,恐怕以卵击石啊。”

刘备道:“陛下无须担忧,臣与国丈已然说服卫将军段忠明,京中守卫部队十亭中已有七八。一旦关羽伏诛,西北定然乱起。届时贾成必定回京主持平叛事宜。只要他回到郑都,臣便有把握拿下此贼,为陛下鼎定朝纲。”

“哦?段煨答应了?”刘协激动的问道。

刘备展颜笑道:“不错,这还全赖祖德相助,分析出段煨此人并不完全忠于贾成。臣答应事成之后举荐他为太尉,段忠明便欣然应允了。”

杨修自得的一笑:“段氏在西北虽是大族,不过武夫之家尔。三公之位足以使段氏一跃而成世族门阀,段忠明是聪明人,这样的条件不由得他不答应。”

刘协点头:“只要段煨肯听令于朕,休说太尉,万户侯都给得。”

杨修再道:“这样的话就万事俱备,只等陇西消息了。只是可惜关云长这等人才,却不肯共谋大事,却要令皇叔大义灭亲,可惜、可叹。”

刘备眼中闪过一抹悲色,随即断然道:“成大事者不徇私情,云长罔顾君恩,附逆奸贼,即便是备之儿女手足,也当弃之。”

“好!朕果然没有看错皇叔!将来大事得成,皇叔当为朕之大将军。”

刘协适时出口,对刘备大加笼络,不要钱的大肆封官许愿。

刘备当即热泪盈眶,伏地大哭,感谢刘协圣恩。

君臣二人这一幕,感动的杨修在一边也是不停的抹眼泪,觉得君明臣贤不过与此。

正在这时,内侍令汪安匆匆进来,低声对刘协说了几句。

刘协面色巨变,失声道:“刘封事败,关羽没死?”

“啊?怎么会这样?”刘备顿时一惊,疑惑的看向汪安。

刘协示意汪安:“汪安,皇叔与祖德皆是朕亲信之人,你但说无妨。”

汪安便将襄武城事情发生经过说了一遍,末了道:“那人说,事已至此,陛下宜早不宜迟,还须尽早动手为好。”

刘协沉吟片刻:“既然他这么说,那便动手吧。皇叔、祖德,你们二人速速召集来敏、国丈、孔融、种辑、丁冲来宫中议事。嗯,祖德,把你父亲也叫来。哦,还有段煨也一起来。”

刘备、杨修激动的对视一眼:“陛下,决定动手了?”

“不错,眼下虽不是最佳时机,但朕等了这么久,再等下去也没有意义了。既然他这么说......,那就动手吧。”

杨修试探的问道:“不知陛下口中的他...是何人?”

刘协神秘的笑笑:“这个你们无须理会,只要依计行事便可,届时......你们会知道的。”

......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汉末之益州崛起录 最新章节第一百五十八章郑都政变(1/4),网址:https://www.bookcheng58.com/396/396202/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