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万卷书局(2/2)

作品:《大新主

向于公益,刚开始甚至是亏本的,毕竟收益不大。

让朝廷做这种事,王匡曾试探过王莽的态度,发现这位父亲因为朝廷内库不够丰硕,暂时没有这种想法,他将更多的经历放在了田地改制方面,也就是民生。不过,王莽也提到,若是王匡需要修书之人,可去太学请教那些博士。

于是,目前这事,只能由他来募集,私底下做。

一听王匡提及此事,果不其然,几家人,除了书香世家邓家默不作声外,其他几家都纷纷反对。

“此事,有功于社稷,虽利薄,但让我大汉商号的名声,定会传进千家万户。”王匡多说了几句,见几家依旧无动于衷,便不再多言。

对于这种结果,他心有预料,谈不上多么挫败。

“既然大汉商号达不成一致,那我们庄子自己做。”王匡感叹道。

在王匡的设计下,王家庄子宅院边,又多了一座三层楼高的阁楼。

上面的牌匾上写着“万卷书局”,门框上挂着两连对子——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其二便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牌匾上的字,是王莽亲自写的篆书,至于后面的两幅字,则是由邓锦和贾先生写的。

前世王匡的钢笔字还可以,但在大汉,虽然苦练了两年,但依然上不得台面,勉强可以入眼罢了。

“还请先生,及同窗多多关照。”在书局建成后,王匡亲自带着礼物去了太学,见了邓锦等太学博士,并由好友文重,景丹等人牵头,找寻到了数百同窗,共同为书局的编写第一本书《古文解字》努力。

在王匡的构想里,这本书将收录大汉人所熟知的字,并给予释义,相当于后世的字典,这是为了帮助初学者掌握大汉的书面文字。

师长和同窗自然应允,王莽得知王匡准备找人编书后,还特别的鼓励了一番。

同时,万卷书局也花费一月,拓印了第一本书籍《孝经》。

《孝经》全书用隶书所拓印,在成书之后,光是在长安之地,便被一售而空。

由于王家庄子销售时,只收取了成本,一些贫寒之子也能买的起。而在《孝经》下方,写着万卷书局四个字,后页对万卷书局有详细介绍,并表示是王家庄子所成立的,这种习惯被完美的保留了下来。

之后的几年内,万卷书局的书册被销往大汉各处,而王家庄子的名声顺道流传出去。
本章已完成! 大新主 最新章节第147章 万卷书局(2/2),网址:https://www.1234u.net//7/7277/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