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枭雄末路(1/2)

作品:《大新主

“三月十七日,摄公之子,平田将军兴武侯王匡,率一万大军,突袭叛军蓝田各部,得大胜。共计诛敌一万三千有余,俘虏一万七千之众。

三月二十一日,忠孝侯刘宏所率之部,于平陵大败叛军,诛五千人,俘虏尽被屠尽。

三月二十五日,汉军全面进攻,赵明。李守城先后被虎贲将军王级斩杀,叛军者皆被赶出三辅之地,颓势无法避免。

……”

停下了手中的笔,扬雄停下了手中的笔,揉了揉了右胳膊。

他今天在天禄阁校书,闲暇之余,将近期发生的事一一记下,以示后人。

自司马迁死后,后来的续史记录者,不再以太史令自称,分别以别的职务旁佐史务。如扬雄,除了记述眼下之事外,亦有掌天时星历,凡岁将终,奏新年历等诸事。

“此战,杀戮太重,朝廷乃仁义之师!”扬雄叹了口气。

他说的正是刘宏之军,听说本有千人投降,奈何最后全被坑杀,报上来的全是军功。

扬雄不可能坐视不理,他手中握的是笔,还充当着史官的职责,那就果断的将这善恶丑美记录下来,任后人评说。

“子云,今日可是有空,与我去那东街新开的酒肆饮酒,共庆汉军大胜?”门外忽的走进来一人,是与扬雄同在天禄阁校书的杨庄。

杨庄乃是扬雄同乡,扬雄之所以能入仕,杨庄可是出力不少。

来到长安后,扬雄作为辞赋家严君平之弟子,文采本身不凡,很快得到了汉成帝的赏识,而后作《甘泉》、《河东》,又与当时的大夫王莽结识。自王莽得势后,他没有为官爵多加奉承,只是保持着应有的交往。直到现在,现仍为给事黄门侍郎。其之风骨,为世人所赞。

扬雄有一大缺点,家中虽是清贫,但极度好酒,每日无酒不欢。尤其前些年创作《法言》,《太玄》时,没有灵感,即会饮酒一壶。

其之才华,更是享誉当世文坛,如桓谭之言:扬公文义至深,论不诡于圣人。

“子廉,汉军可是又有大胜?可别又是诛杀俘虏之事了!实乃我汉吏之耻也!”扬雄面色一肃,未有半点欣喜之态。

“非也非也,子云你不知道吧!方才摄公接受平田将军之建议,向天下叛贼发诏,罪轻无杀戮者,只要投降自首,皆从轻处罚,且祸不及家人。余者,只诛杀首恶。”杨庄道。

“果真?”扬雄顾不得前些时日摔伤的臂膀,扶着木椅站了起来。

“我岂能骗你,眼下叛军大势已去,只要余者投降从良,那天下的叛乱亦将平息。届时,民生将如我等不断恢复。还有一件事,那蓝田之乱平定后,平田将军不日将回长安,亦要赴摄宫之宴。那时,子云你就可以见上真人了!”杨庄继续道。

扬雄合上了他所书之册,面有感叹:“但愿如此,皆为汉人,谁也不能再死了。由你之言,那平田将军兴武侯果为仁义之将!”

扬雄对于王匡神交已久,尤其《诗选》出现后,扬雄大为赞叹。只可惜两者皆有事忙碌,未有人引荐,也未曾见过一面,如今却有机会,他心中有些期待。

当杨晓与杨庄二人前去酒肆饮酒时,王莽由朝中下发的昭文不断传播,上面盖着的正是天子玺,其之权威毋庸置疑。

自天子玺丢失后,王莽及元后一直竭力隐瞒,直到东郡事发,搜出假的天子玺,继而再次用印。

不过对于天子玺丢失彻查之事,王莽从未放下,假的永远是假的,他一边派人仿造更逼真的天子玺,一边派绣衣使前去匈奴追查。可近一年多以来,未有情报传回,似乎自那宦官胡汤于边关露了一面后,就再未出现。甚至一度怀疑,天子玺并未落入匈奴手里,而是被某个诸侯截获。

如那此番关中之乱的幕后黑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新主 最新章节第241章 枭雄末路(1/2),网址:https://www.1234u.net//7/7277/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