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大厦将倾再出山 2(3/4)

作品:《汉冠

这么干,各种的缘由总结起来就是四个字一[保留余地」。

司马氏的势力说大不大,但说小也不小。

因为有资源,所以肯定谁都惦记,又因为资源不多,所以这样的家族很难独自把握自己的名义。

更要命的是,当时河内郡所处的位置,正好夹在曹操和袁绍两派势力之间。

这种情况下,任何赌博性质的押宝都是不可取的,押对也就罢了,押不对就是全族几百上千条颗人头落地。

在居于弱势地位的情况下,任何时候你的首要任务,都不是琢磨什么弯道超车谋求发展,而是生存。

当时,司马懿的父亲司马防和大哥司马朗都已经在曹操麾下为官效命。

按照三国时代的游戏规则,司马氏这个时候应该已经算是在曹氏集团入股了。

此时官渡之战刚刚结束,虽然河北的袁绍已经大败,但袁氏残余势力尚存,未来局势的走向其实依旧存在变数,这里面的风险,是司马家承受不起的。

在曹操这边,反正已经有司马防、司马朗父子两人,早就完成了入股,曹操怎么也挑不出司马氏的毛病,那么司马家留着一个声望很高的二儿子司马懿没有为曹操做事,就始终给自己家的未来多保留了一种可能性,这其实就是一种变相的两边下注。

或者也可以这么说,如果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那么给自己多保留几种可能性,等候最佳的时机,最明智的选择。

看到此处,便是王生也不得不佩服司马家,佩服司马懿,佩服当时的那些士族,当真是多智如妖,把事情的方方面面都给想好了。

司马懿这一等,就足足等了七年。

七年之后曹操已经完全控制了中国北方,局势走向已经没有一点悬念,这个时候,司马懿就很痛快地接受了曹操的再次征辟,做了司空府的文学掾(秘书长)。

作为缺乏资源的后来者,最好的选择就是永远保证自己能够跟从赢家,在严酷的外部环境下,这未必能保证你也赢,但至少尽可能地保证你不输。

在常人看来,这七年中战时频发,正是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蛰伏七年等于白白坐视无数的机会从自己眼前溜走。

从司马懿的角度来说,他不缺头脑和见识,但司马氏手里的那点资源却不算多。

所以,赢,自然很好看,但输,却一次输不起。

假使曹操最终败了,而司马氏一门又把宝全部押在他身上,届时这个家族的处境就会很尴尬。

他们家的资源,还不够保证新的赢家能够宽宏大度、不计前嫌。

在这种输不起的局面之下,你能考虑的,首先不是赢,而是不要输。

至于所谓的「机会」,乱世远还谈不上结束,而对曹操这样的明主来说,他用人看的是能力,而非功绩。

所以,入仕早晚,起码对司马懿来说,并不是最重要的问题。

一个人能对时局洞若观火,却又能谨小慎微,足足蛰伏七年,不容一丝一亳的不确定性,他的谨慎和耐心,只能用可怕来形容。

除此以外,另-一个促成司马懿接受征辟的因素,是这一-次司马懿的推荐人是曹操的高级谋土荀彧。

这里面并不是私交之类的问题,而是荀或对司马懿的意义。

在秦汉时代,官方选拔人才最主要的手段就是察举制,也就是由朝廷的在任官员来推荐。

一旦推荐成功,被推荐人在日后为官的过程中犯了什么事,负责推荐的那个人也是要受连带责任的。

所以察举制下,推荐者和被推荐者之间,天然就存在一种同盟关系。

司马家原本属于河内士族集团,由于实力并不怎么强,所以在曹操阵营之内,这一支力量所占的权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汉冠 最新章节第一百七十四章 大厦将倾再出山 2(3/4),网址:https://www.bookcheng58.com/77/77673/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