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二战大和堡(2/3)

作品:《重生之王爷的奋斗

城池为失,还斩首四千,缴获马匹上千,在哪也算得上大胜了,于是他以上官的名义先派人点识,一堆堆的人脑袋摆在那不由他不信。他信了,不表示大佬们也信了,他们又委托河东监司派人查验,也知所言不虚,这才上报给皇上,反倒是走马承受黄经臣的折子来的比较晚,其中虽有不满,但是也不得不表示承认。

略安抚使所处的中间位置是非常重要的,由于他处于军事前线,对军队将士的表现相对要比朝廷更加清楚些,因此无论是死难将士的事迹还是普通官兵的功状,一般都需要安抚使先向朝廷做详细的汇报,将军队中大量的信息反馈给朝廷,然后朝廷在斟酌之后下诏给安抚司,由其负责推功的有关事宜。

赵佶看了战报,大醉三天,乐坏了,立刻批了,催促中书下旨褒奖。圣旨到了河东,事情就简单了,这仗是安抚使亲自带人打得,字也是他签的,一干人员照单子抓药就行了,很快官诰,奖励的银钱都调拨到位,两个逃兵也被流放充军,赵柽以河东路经略安抚司的名义公告全路。

其中道理很多人都明白,跟着个好上级不但吃喝不愁,升迁也不是问题,起码干着顺气。大和堡参战的一干人员几乎全员获得了嘉奖,以巡检保吉为首转官两级接任堡主,荫子一人为官,赏银百两,绸缎五十匹;指挥使周达钧官转一级,授麟州团练,赏银百两,赐锦袍;大河堡上下官兵获赏者甚重,其中授官着达百人,战死、战伤者除获国家依例抚恤外,还得到一份,这是赵柽从缴获中分予的。

参加战斗的人都知道,守城歼敌的主力是王爷的近卫队,可反观他们的奖赏却不如大和堡的守军,获官着只有十余人,转官者不过五人,连一向认为蕃汉待遇不公的弓箭手们都觉得他们抱屈,可也让他们知道王爷赏罚分明,绝不偏袒,待蕃汉一视同仁,是自己的贴心人,全军士气为之一振,又有不少蕃户来投,其招募弓箭手及义勇的工作也更为顺利。

襄邑军的反侵耕战斗现在也取得了成果,现在神木堡至大和堡一线禁界以南,夏人不敢窥视,纷纷远避,放弃了大片的良田,四个骑兵营在战斗中也得到了锻炼,他们甚至兵至城一线,袭扰夏国所立寨堡,几次战斗后打得他们不敢露头,只能堪堪自保,不敢出城护耕。

面对一片大好形势,赵柽却不乐观,一是西夏不会任自己久如此,丧失了大片的耕地对大宋来说也许不是件了不得的事,但对于西夏就是性命攸关的大事,他们定会集重兵夺回;二是这片土地与西夏接壤,虽有众多堡寨,但是地处偏远,调运给养不易,无法屯集重兵,可如果占领横山一线险要之处,恃险而守,就不用配置太多兵马,背靠大片的良田,给养也可就地解决大半,这样就能站稳脚跟,立于不败之地。

赵柽的书案上放着几份新收到的情报,一份情报显示在兔毛川一带发现夏军大量侦骑,似乎预示着有所行动;另一份情报却显示夏军左厢神勇军司也有异动,现在各部族都在征集粮草,招募士兵,整修盔甲兵器,这一切表明夏军也要采取行动。

一切情报显示夏军将有大的行动,而其指向一路是麟州府治新泰,一路便是银城一线。赵柽久久的凝视着墙上大幅的麟,府、丰三州地图,如果夏军从兔毛川发动进攻,面对的将是镇守麟州的府军和河东第三将,兵力有一万之众,而从兔毛川的名字就可判断,那个川谷肯定狭窄,不适于大规模调兵,过去夏军进犯麟州也都是穿越明堂川至银州,然后上溯霞芦川攻击麟州地区。

“那么兔毛川一路很可能是佯攻,对新泰地区保持压力,让府军和第三将不敢妄动!”赵柽做出了初步的判断。

赵柽的视线又转向另一路,侵入银城地区的道路主要有三条,分别是霞芦川、佳芦川和秃尾河谷,而三条通道的汇集地便是刚刚发生过大战的大和堡,赵柽用笔在大和堡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 最新章节第一百一十三章 二战大和堡(2/3),网址:https://www.1234u.net//8/8359/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