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官场斗(2/3)

作品:《重生之王爷的奋斗

是往死了整自己啊,童贯也着了急,立刻联络自己布下的一颗棋子,他就是蔡攸。这两人算是至亲好友了,童贯虽然是太监却娶了好几房媳妇,其中大夫人徐惜惜还是蔡京给做的媒,可却红杏出墙和蔡攸睡在了一起。世上的事情就这么怪,蔡攸把自己的老婆送给了皇上享用,却去睡别人的老婆。

童贯对此不会不知,却不叫破反而暗地里纵容两人,于是靠夫人外交,两人结成了亲密战友,当然主要原因还是利益。他们两人私下商定,由蔡攸出面说服蔡京,支持童贯担任伐辽主帅,事成之后,童贯投桃报李举荐蔡攸为次帅,可事情进展很不顺利,蔡攸是每次都碰了一鼻子灰,蔡京对此表示沉默。

此时的蔡攸也不是昔日的吴下阿蒙,而是皇上的近臣,身边有了王黼等几个大权在握的朋友,他请王黼帮忙促成此事。王黼正不爽呢,当然是一拍即合,他认为现在皇上对蔡京不喜,正是动手的好时机,而且一旦动手就要往死里整,将蔡京赶下台,那时他独揽朝政,有事情还不好办啊,于是便发生了蔡攸闯进蔡京府中,当着众人的面为他老爹号脉的趣事。

毕竟是自己的爹,蔡攸也不想做的太绝,先礼后兵,开始动员蔡京早点上表请辞,致仕退休,将岗位让给年轻人,可蔡京却不识趣,坚决不肯离开领导岗位,还想为国家为皇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想动员老爹退休是没指望了,和几个哥们儿一商量,大家认为打蛇不死反受其害,咱们几个人都是当朝宰执,还都不过一个老不死的,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蘀他把退休的事儿给办了得了。

于是乎,皇上的案头出现了蔡太师请求致仕的申请,可按规矩重臣请辞,皇上要三留的,显得皇上注重国体,给面子,于是辞表被退回,几个小子再次上表,而蔡太师还不知道自己被退休了,真是玩儿了一辈子鹰,最后还是被自己养了半辈子的鹰把眼给啄了...

但是事情总是计划赶不上变化,童贯和蔡攸这边刚计划好,他也借助河东军稳住了局势,准备与西夏议和,皇上派出了以蔡攸为首的谈判使团,可是西北的局势突然发生了变化。皇上马上反悔了,压住蔡京致仕的进表,虽然没有召回使团,却把他们丢在了太原等待下一步指示,将这些人分成了三路。

赵佶处理国政经常不拘常规,就像他写字画画,提笔一挥,潇洒飘逸。在进行重大的决策时,他常凭心血来潮,心志不专,反覆无常,翻脸不认帐,可他也有底线,就是不能威胁到自己的安全,否则蔡京也不会有之前的三起三落,这也从侧面说明国家大权一直就在他的手里。

将相和那是理想,每个君王都知道一旦将相和自己的日子就难过了,必然是导致皇权旁落,朝臣左右朝政,所以历来是让他们相斗,皇上从中斡旋,那是左右逢源,两派都需要皇上的支持,那就都得老老实实的听话。

赵佶从赵柽的信中得知童贯这家伙居然想将眼前的大好局势放弃,一心想回朝伐辽,不惜至儿子于险地,又联想到自己提拔王黼、蔡攸等人就是想牵制蔡京的势力,可蔡京一旦致仕,几个新贵上位,会不会重蹈覆辙呢?而蔡攸之流和童贯勾结在一起可不是什么好事,这个苗头一定要掐掉。

所以赵佶一力支持儿子建功立业,使赵柽的地位在军中更为稳固,让童贯感到军中不是无人,自己的儿子也是战神,你不是不可蘀代;同时又让童贯觉得这帮新贵们做事不靠谱,不得不向自己靠拢。暂且留着蔡京也使新贵们时时感到威胁,不敢异动,成功借儿子的大胜将朝中的各势力重新分化。

......

七月底,赵柽领军直下宥州、盐州,延城驿路向西逼近灵州,这一路可谓十分辛苦,驿路贯穿瀚海,虽然遍布湖泊,但都是盐湖,水苦涩人不能饮,而,土地盐碱化严重,不适于耕种,定居人口稀少,西夏赤壁清野后更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 最新章节第二百二十二章官场斗(2/3),网址:https://www.1234u.net//8/8359/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