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招惹(2/3)

作品:《重生之王爷的奋斗

执政初期便开始贬谪元祐党人,但期间仍起复不断。

党禁在崇宁年中达到高峰,随着黄庭坚,程颐的去世,一度大赦缓和的禁锢再次加剧,开始禁止录用党人,禁止元祐党人的子弟为官,甚至不准他们在靠近京城的地方居住,更不用说留京居住了;到了政和后期,对元祐党人的禁锢达到顶峰,甚至连元祐党人的术都遭到禁用,朝廷下令收藏苏、黄章的要以大不恭治罪,而赵柽恰恰在这个节骨眼上被御史参了一本...

御史台在朝廷中地位显赫的机构,其与二府分持纪纲,在京百司,自宰相以下,悉隶御史台纠察,号称“霜台”、“宪台”,因为汉代时御史台外柏树很多山有很多乌鸦,所以也称御史台为‘乌台’,戏指御史们都是乌鸦嘴。

“二爷,还打吗,板子都打折几块了,再打下去人恐怕就废了!”正当赵柽在屋里想着如何应对这些乌鸦嘴的时候,见喜匆匆进来擦擦汗问道。

“打了多少板子啦?”赵柽板着脸问道。

“二爷,少说也有八十下了!”见喜咧着嘴说道。

“不对吧,八十板子下去他们还有劲儿嚎,你是不是徇私啦!”赵柽立着眼睛喝道。

“二爷...”见喜傻了,光顾着让他们喊了,弄过啦!

“行了,停吧,嚎的我头都大了!”赵柽用脚趾头这会儿也想明白了怎么回事,现在知道赵信平安,他也放心大半,但是对赵信如此‘绝情’感到无比心酸。

“谢二爷了!”见喜这会儿是真冒汗了,听王爷如此说心里的石头算是落了地。

“你告诉他们,追杀令依然有效,务必要将其擒杀!”赵柽说道。

“是,二爷!”见喜一边命守在门外的小黄门快去传命,一边给王爷续上茶,“二爷,眼看端午就要到了,孟府那咱们还去不去啊?”他小心地问道。

“你说送不送啊?”赵柽喝了口水反问见喜。

“二爷,那帮御史就跟狗似的,咬住就不撒嘴,咱们就避避头,不送了..要不过一阵子再说...要不小的差人偷偷送去...”见喜看着王爷的脸小心回答着,可连换了几个答案,王爷好像都不满意,见喜有些毛了,声音也越来越小,干脆不言声了。

“娘的,他是狗,老子就是龙,听蝲蝲蛄叫还不种麦子啦,明天我亲自送去,看他们如何!”赵柽冷笑着说道。

“二爷啊,您就消停消停吧,今天圣上罚您在殿门口站了半天,要是再去,那帮人还得参您啊,圣上不会再饶了您的!”跟着王爷不愁找不到刺激,这可是顶作案,跟他爹对着干,那不是没事找事吗,见喜是真怕了!

御史台到了此时权威日重,仁宗甚至明令宰辅不得荐举御史台官,御史中丞、御史缺员,须由天子亲擢。御史台成为直接对皇帝负责、与二府鼎立的皇帝‘耳目之司’,‘台谏之权与宰相为抗矣’,从总体上说,御史台在宋代是维护皇帝统治的得力工具,其政治影响甚大,故有‘宋之立国,元气在台谏’之说!

“今天参我的那个陆得先是不是王黼的人?”赵柽没搭理见喜,而是问道。

“是的,王黼曾任御史中丞,在皇上面前举荐的他,让姓路的从个小县令一跃成了侍御史,对待王黼就像祖宗似的!”见喜想了想说道。

“嗯,御史号称皇上的耳目,可也免不了御史台被权相利用作排斥异己之工具,王黼这小子是非要置我于死地啊!”赵柽摸摸下巴道,现在那里的茸毛已经变成了硬硬的胡茬了。

“这小子权力不小,怎么才能扳倒他呢?”宋时御史台下分台院、殿院和察院,三院分置御史,殿中侍御史、监察御史,御史大夫由于官高因此并不实授,通常只作为加官授予朝臣,用以表彰其功绩或勤勉,因而御史中丞便成为御史台的最高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 最新章节第二十五章 招惹(2/3),网址:https://www.1234u.net//8/8359/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