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终于有个厉害的(1)(1/2)

作品:《天下谋嫡

穆正丰点头赞道,“好气势,这是一个对手。”

沈月兰听穆正丰这样说,便也集中起精神,看着擂台上的比赛。

蓝衣男子的对手,手中的武器形式很是奇特,长一丈有余,柄端安一大拳,拳握一笔。

“这是?”沈月兰看着这个兵器不免觉得有些奇怪。

“这是笔挝”,刘凤久道。

“笔挝”,沈月兰小声念叨着,她似乎在某本书上见到过。“我想起来了”,沈月兰道。

母亲给她买的那一堆书中有一本《兵器志》,她在那里面看到过,当时书中的记载是:笔挝为古兵杖之一,纯以铁制,其重量不亚于斧钺,旧式仪仗中时见之。此器大约始于周秦之世,非猛勇之将,不得其用也,习此者,巳寥若晨星,盖古法失传矣。惟锥铛之法,皆脱胎于此,略能想象耳。嵩山拳叟李杰,曾从名武师真传,转辗传授,故北方健儿多能之者。法只十五手,而各势不同,非若刀枪剑斧等法之有重复,意古人随势换法,并未加以组织耳;然按抡舞,亦并不觉其散漫无序,而每手换势,尤见其神化敏捷之妙;惟器重无锋,专以猛攻见长,毫无含蓄之意,未始非微疵也;故力弱之人,决不宜用笔挝,因易迟钝而受算也。

这人竟然能以笔挝当武器,且不说其自身必定力量惊人,攻击力定然也不会太弱。

“他手中拿的这个笔挝应该是经过改版的,首先从长度上,便比正常的笔挝短上许多,比那长枪也长不了多少,而重量,我估计应该也有所减轻。”刘凤久分析道。

“这个分组倒是有意思,这两人武功都不错,应当旗鼓相当,这场比试倒是值得一看。”看了这么多场比武之后,穆正丰难得来了精神。

沈月兰看着擂台上两个人手中的兵器,不由得问道:“九哥,这种武器不应该是在战场上用的吗?武林中人把这个当随身武器的应该很少吧,时时刻刻都拿着这么长的兵器岂不是很不方便?”

穆正丰点头应道:“没错,长枪和笔挝都是战场上常见的兵器,也是步军方阵中必备的。长枪到还好,武林中人习此武器的也不在少数,著名的少林枪、峨眉枪、杨家枪、吴家枪都是以长枪为兵器而出名的,但是这个笔挝,确实是很少见,说实话,我还是第一次见到有江湖中人拿这个当武器的。”

沈月兰目不转睛地看着比赛擂台,不光是她,台下的许多武林人士也都开始关注起他们来。

两人先按惯例在擂台上通报了姓名。拿长枪的蓝衣男子名叫傅凝阳,并未说自己是何门派,以笔挝为武器的男子是天雄帮的谢宝超。

两人互通姓名后并没有急着动手,只是站在那里观察对方,各自的气势都不断提升。

沈月兰因离擂台远,又不懂武功,也感觉不出来两人在干什么,从她的角度只能看到两个人站在那里,相隔数米,一动不动。隐约看见他们的衣袍有所摆动。

“从气势上讲,那个叫傅凝阳的倒是略胜一筹。”穆正丰道。

“怎么讲?”沈月兰不太明白。

“你能看见他们两个人衣袍的变化吗?”

“嗯”,沈月兰点头,“谢宝超的衣袍飘扬的幅度更大,但看它摆动的方向似乎也不像是风吹的,而傅凝阳的衣袍好像都不太怎么动。”

穆正丰赞许的点头,“没错,这是他们运起内力的缘故,内力运的越足,衣服便会鼓得越大,衣袍飘起的高度便会越高。他们俩人中,明显谢宝超的衣袍摆动和飘扬的幅度要比傅凝阳大得多。”

沈月兰有些疑惑,“那这不是说明谢宝超的内力要比傅凝阳的足吗?”

穆正丰摇头,“不是这样比的,傅凝阳在不运起内力的情况下,气势都不会被运足内力的谢宝超比下去,这就说明,谢宝超的功力比傅凝阳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天下谋嫡 最新章节第123章 终于有个厉害的(1)(1/2),网址:https://www.bookcheng58.com/84/84044/123.html